在python里,最简单也是最基本的输出显示项目就是**“世界你好”了,这个世界代表着我们初入这个代码世界,而通往这个世界的钥匙就是print**了。


print的用法

下面,我将会教大家如何使用print。

我们现在最常见的print的用法。

1
2
3
4
5
print(666)
print('世界你好!')
print("HelloWorld")
print('''世界你好,
这是第一Python程序''')

上面这些代码的区别,除了打印的内容不一样外,另外的区别就是引号的数量了,我会逐一为大家解释。

无引号:识别机器语言

在刚才的示例中,没加引号的代码写的是666,不加引号的特点事只能识别机器语言,即数字和运算类,输入的必须是整数即数字。

代码实例

1
2
print(666)
print(6+6)

第一行代码的输出结果为666

第二行代码输出结果为12

第二代码输入的并不是输入的结果,因为是计算机语言里包含运算,所以就会直接输出结果了,这里的运算不仅包括加法,还有减法、乘法、除法包括乘方,即【+】【-】【* 】【/】【 **】,如果输入字符串会立马报错。

单引号:任何字符的输出

单引号的意义就是你输入什么,他就会输出什么。

代码示例

1
2
3
4
5
print('666')
print('HelloWorld')
print('6+6')
print('你是猪吗?')
print('Jason said "I like you".')

输出的内容就是引号内的内容,但输入的内容必须要是字符串。

注意:第三行的输出内容为6+6,加引号后不会进行计算。

如果你的这一句话里包含双引号的话,推荐使用单引号。

双引号:用于特殊或冲突的情况

双引号的用法和单引号一致,主要是用于含有冲突的符号。

代码示例

1
print("I'm a code editor.")

输入的内容必须是字符串类型,如果内容里包含单引号的字符,可以使用双引号来进行显示,当然,双引号也可以用于显示任何字符。

特殊案例

如果你就是想在单引号使用单引号,或者在双引号里使用双引号,也不是没有办法,我们可以使用Python的转义字符。

1
2
print('I\ 'm a code editor.')
print("Jason said \"I like you\".")

三引号:自动换行

三引号的输出和单引号和双引号基本一致,但是它可以直接的进行换行

代码示例

1
2
print('''世界你好,
HelloWord!''')

这段代码输出的直接就是两行的内容,第一行输出**世界你好,**第二行输出HelloWorld!

引号内可以输入任何字符串。

如果是整数即数字需要换行,可以使用反斜杠+n换行。

例如

1
print('1\n2')

输出的结果同为两行,第一行是1第二行是2

当然,还有输出完成不换行的

例如

1
print(内容, end = “”)

输出完内容后不换行

字符串的拼接

这一部分的内容会在数据的类型中讲到,涉及到str字符串的转换

课后作业

打印马里奥图片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print('''                ********
************
####....#.
#..###.....##....
###.......###### ### ### ### ###
........... #...# #...# #...# #...#
##*####### #.#.# #.#.# #.#.# #.#.#
####*******###### #.#.# #.#.# #.#.# #.#.#
...#***.****.*###.... #...# #...# #...# #...#
....**********##..... ### ### ### ###
....**** *****....
#### ####
###### ######
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 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
#...#......#.##...#......#.##...#......#.##------------------# #...#......#.##------------------#
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------------------# ###############------------------#
#..#....#....##..#....#....##..#....#....##################### #..#....#....#####################
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 #----------# ############## #----------#
#.....#......##.....#......##.....#......# #----------# #.....#......# #----------#
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 #----------# ############## #----------#
#.#..#....#..##.#..#....#..##.#..#....#..# #----------# #.#..#....#..# #----------#
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 ############ ############## ############''')